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陷入销售泥潭,特斯拉的自救管用吗?

特斯拉也陷入了销售泥潭。

有媒体报道,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报告生产了433371辆汽车,但仅售386810辆,同比下降8.5%,也就是说有46516辆汽车没有卖出去。

而为了存放这批滞销汽车,特斯拉选择全部堆放在停车场,数量之大甚至从太空都能看到。

从网传的图片显示,通过对比2023年10月和2024年3月的美国得克萨斯超级工厂卫星图像,可以看出在2023年10月,得克萨斯超级工厂左下角区域的存放状态为0%,右边中间的停车区域是17%,到了2024年3月,这两个区域分别为34%和97%。

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特斯拉也不好卖了。

真相才是快刀

在特斯拉成立以来,外界便一直存在着唱衰的声音。

尤其是在2017年到2019年时,由于Model 3的产能问题,特斯拉更是一度濒临倒闭。为了解决产能问题,马斯克甚至一度在公司打地铺监督生产。在那段时间,“特斯拉还能撑多久”也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讨论最多的问题。

不过最终特斯拉用事实解答了外界的疑问,不仅在2018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周产5000辆汽车的目标,一举扭亏为盈,还在之后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彻底摆脱了产能困境,马斯克的净资产也在之后超越了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然而,本次外界的质疑似乎有所不同,因为种种事实都在表明,特斯拉的确遇到了一些困境。

就拿库存问题来说,在企业内部存在着一个库存天数的概念,指的是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结束所经历的天数。通常情况下,库存天数越少,说明企业产品的变现速度越快,公司也拥有更健康的现金流,反之则意味着产品变现速度慢,同时还会带来维护、保存等费用。

而此前特斯拉的库存天数约为57天左右,但是到了前段时间,已经达到了77天。当然,影响库存天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物流网络、供应链协调等等,销量也是其中之一。

对此,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就曾坦言:“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建造不匹配导致的库存增加。”同时他还表示,预计第二季度库存将逆转,自由现金流将再次恢复为正值(特斯拉上季度报告显示,自由现金流为负25亿美元)。

但下降的销量、庞大的库存、负25亿美元的现金流,似乎都在让这份回应显得苍白无力,毕竟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特斯拉的双重压力

那么特斯拉为什么会走入这样的困境?

都说销量是车企的风向标,而特斯拉走入困境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电动汽车市场早已沧海桑田。

根据特斯拉的销量结构来看,美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是特斯拉最大的汽车市场,而现如今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情况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品牌众多、市场收缩。

要知道,美国市场由于有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三巨头存在,并且还有许多日系品牌、德系品牌布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同时,美国的消费者更偏爱皮卡车型、SUV车型,这些车型在电动车领域更是十分稀有。从上图可以看出,2023年美国最畅销的汽车TOP10中,大多为SUV或皮卡车型,特斯拉仅有Model Y一款电动SUV上榜,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整体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也在下降。根据Wards Intelligence,2024年第一季度,混动、插混、纯电的整体份额在美国轻型汽车的总销量中所占比例已经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18.8%下降至18%。

这意味着,在品牌众多且正在收缩的美国电动化汽车市场,特斯拉正在经历双重压力。

再看中国汽车市场,特斯拉同样经历着双重压力,并且相比美国汽车市场更是“顶级难度”。

首先就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同样面临着增长有限的情况。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5月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49.5万辆,同比增长27.4%,插混车型(含增程)的销量为30.9万辆,同比增长61.1%,这说明相对去年而言,电动车的增速正在放缓,可油可电的PHEV车型正在成为新宠。

同时,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上汽、长安、比亚迪、长城、吉利、蔚来、理想、小鹏等自主品牌和新势力都在进行积极布局,新品牌一个接着一个发布,新车型也一个接着一个问世。

最重要的是,国内厂商还拥有一个最直观的特征,那就是“卷”,不仅卷技术、卷配置,还要卷价格,尤其是在2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市场,出一款轿车就会让人对标Model3,出一款SUV就会让人对标Model Y,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的优势正在不断削弱,在国内厂商的围剿之下,销量下滑已成必然。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2024年1-5月,特斯拉中国的销量约为21.9万辆,同比下滑0.4%,虽然销量依然强劲,但是在市场上,“降价、零首付、零息贷款”的buff却是叠满了。

可见,市场整体放缓与品牌竞争激烈正在成为重压在特斯拉之上的两座大山,让其陷入了销量的增长困境。

理想与现实

由于销量不振、库存增加,在资本市场上,特斯拉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此前,有多个分析师表示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将会在2024财年再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进行自救行动。

首先就是车型方面,近日特斯拉宣布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在国内正式开始交付,“售价33.59万元、双电机驱动系统、零百加速仅为3.1秒”等等可谓十分诱人,但此前马斯克却明确表示,特斯拉的主销车型Model Y今年不会推出改款。

也就是说,高性能版Model 3能为特斯拉带来多少增量依然是个未知数。

其次,便是FSD,今年以来,市场上多次传来FSD即将入华的消息,作为特斯拉领先的智能驾驶,势必会对国内智能驾驶市场带来不小的影响。

但是还是那句话,国内市场太“卷”了,智能驾驶基本上都属于中配车型的免费功能,甚至许多车型,入门车型也做到了标配,对比起需要花费数万元价格付费的FSD,入华能取得多大成效还是个未知数。同时,对于国内复杂的道路环境,FSD的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认证,消费者才能甘愿买单。

前两条都是基于现实的市场层面,最后则是针对投资者的理想层面。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正在撰写史诗般的特斯拉“秘密宏图”第四篇章。

在2023年3月2日,马斯克在“投资者日Investor Day”发布了宏图计划第三篇章,为投资者绘制了一张超级宏大的蓝图,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超级大饼。

不过好就好在,自首次公布宏大篇章至今,马斯克已经和他的团队实现了多个关键目标。由此可见,马斯克不仅会讲故事,更有着超前的远见和变现能力,马斯克更是凭借此点,落地了一个个商业奇迹,特斯拉、火箭公司、脑接口公司、AI等等,这也是资本市场喜爱他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特斯拉销量不振,自由现金流亏损的当下,这无疑是给了资本市场一个极大的期待,但这张大饼无论是否能实现,都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段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现实,积极推进FSD入华,并把车卖好,才是当下特斯拉脱出泥潭的关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